汶萊與新加坡國民到底誰有錢?

2008030320:51

天下雜誌~「全球下南洋,前進新亞洲」專題中報導

汶萊的每人平均GDP高於新加坡

但是課本上卻寫新加坡比較高

仔細的201地理魔王發現了

所以地理老師上網去研究了一下

發現~

在世界銀行和CIA的統計資料中

都和課本的數據一樣

所以推測可能是資料來源不同所致(天下的資料來源註明是東協,不過我還沒找到,善心人士若知道,煩請告知網址!)

下面有一篇時事,附贈給諸君參考

-----------------------------------------------------------------------------------------------------------------------
 

台灣購買力平價人均所得 全球第28

http://tw.money.yahoo.com/news_article/adbf/d_a_071221_1_qwhn
 ( 2007/12/21 22:04 中央社 )
(中央社記者 唐佩 君台北20071221電)台灣首次參與聯合國購買力平價 (PPPPurchasing PowerParity)國際比較計畫,行政院主計處今天公布,台灣購買力平價人均所得為26068美元,排名全球第28名,在亞洲排名第6,緊追在日本的3290美元之後,另領先南韓4千餘美元。
 
主計處指出,以往國際間在衡量各國經濟規模時,多採以各國貨幣表示的國內生產毛額再經由市場匯率折算後去比較,但匯率容易受投機炒作、干預管制及市場環境等主客觀因素影響,不足以反應各國貨幣的真實價值。
 
因此聯合國自1965年起推動PPP國際比較計畫,選定1 千餘項兼具可比較性及代表性的商品,透過各國實地查價,以計算各國PPP,並以PPP而非匯率來折算各國國內生產毛額 (GDP),以更精確地衡量各國相對經濟發展、市場規模及物價水準。
 
由於各國資料收集不易,聯合國這次公布是「2005年回合PPP國際比較計畫」,並授權世界銀行 (WorldBank) 推動,將全球分為6個區域,共計146國參加,其中亞太地區由亞洲開發銀行 (ADB)負責協調及整合,台灣在中央銀行爭取下,首度獲邀參與此項大規模國際統計計畫,並由行政院主計處執行。
 
主計處表示,若以PPP折算GDP衡量經濟規模2005年美國以GDP123761億美元,為世界第1大經濟體、其次是中國53332億美元、第3是日本38703億美元。
 
至於台灣經濟規模為5905億美元,在146個參與國中排名第18(若以匯率折算排名第21)
 
再以PPP折算平均每人GDP觀察,盧森堡以714美元居冠、其次是卡達68749美元,台灣以26068美元排名第28(以匯率折算排名第35)
 
但若針對亞太經濟體進行比較,在PPP平均每人GDP方面,以汶萊47465美元最高,其次為新加坡41478美元、第3是澳門37259美元、第4為香港35680美元,第5為日本3290美元,第6是台灣26068美元,第7是南韓21342美元,中國則僅為4091美元。
 
除聯合國授權世界銀行編製PPP外,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也有編製,據IMF計算,2005年台灣以PPP計算的每人GDP28552美元、2006年為3687美元、預估今年增加至32490美元,雙方數據差距頗大,主要應與選樣產品不同有關。

<h5 id="articleTitle">全球下南洋 前進新亞洲</h5>

作者:蕭富元  出處:天下雜誌 373期 2007/06

這裡是全球最複雜多元的地區,也是當前最火熱風光的市場。
東協如何用十年光陰,超歐趕美?哪四大趨勢,拱出南洋熱?
看人才 東協如何輸出、培育人才?
十年後,你我面對的競爭對手不再只來自對岸,
更來自南方十國洶湧的人才力。
看定位 東協各國如何定位自己、強打國家品牌?
看商機 台商如何在這裡進行全球化的「暖身賽」?
新南洋如何投資如何玩?
看中韓 中、韓政府如何積極搶進、佈局新市場?
這是一場國家賽局,更是個人不可忽視的新商機、新戰場。
《天下雜誌》親赴東協,深入剖析新南洋的前景與挑戰。

扼住東西交流咽喉的那隻手,從西方換成了東方。

專精歐亞近現代史的德國歷史學家歐斯特哈默在《亞洲去魔化》書中點出,啟蒙時期的歐洲,藉著不斷和亞洲比較,重新尋找自我定位,造成全球文化從歐洲轉向亞洲的典範移轉。

如今,全球的政治和經濟舞台,也出現權力往亞洲移轉的趨勢。隨著東南亞區域組織戰略地位日益凸顯,歐美日中印等世界強權,急著拉攏東協,搶著和它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國貿局長黃志鵬觀察,亞洲在兩千年之後大量出現FTA,都是以東協為主軸所簽訂。

從最初期和中國達成的「東協十加一」FTA,後來在日韓爭取下,擴大為「十加三」。日本為了稀釋中國影響力,並建立自己的主導地位,在去年擬定「經濟全球化戰略」,把印度、紐西蘭和澳洲也一整串拉進東協,形成是「十加六 」的「東亞經濟合作協定」(EPA)。這個超龐大的自由貿易區一旦組成,將囊括地球半數人口,以及十兆美元的GDP。

東協官員曾比喻,全球的區域合作是一輛列車,他們採取平衡策略,要廣交朋友,左右逢源,巧妙利用大國間矛盾,牢牢掌握主導權。

「東協成為全球區域合作列車的駕駛員,已是不爭的事實。」大陸一位東南亞研究學者指出,「不管是幾加幾,東協永遠是被加數,都是人家要來加入它。」

東西權力大挪移的過程中,東協展現出特殊的典範價值。

曾擔任新加坡駐馬來西亞大使的新加坡東南亞研究所所長凱薩凡培尼(K. Kesavapany)分析,地球五大洲,北美洲和歐洲是已開發區域,目前唯一有復甦能力、挑戰西方,並提供另外一條發展道路的,就是亞洲。

菲律賓日本商工會議所主席稻見俊文也體會,歐美的全球化,標準嚴苛、代價很高,讓外國人很難生存,但東協很有彈性、也不那麼嚴格,「是一條有機的道路」,機會反而比較多。

「就某種程度來說,現在的世界,就好像回到一七○○年那個時代,全球七○%的GDP由亞洲創造,」凱薩凡培尼比喻,全球的權力版塊向東位移。

 

<h5>趨勢二:區域主義壓過全球化浪潮</h5>

 

東南亞崛起,其中一個重要推手,是區域主義抬頭,勢頭之大,甚至壓過了全球化浪潮。

行銷大師科特勒(Philip Kotler)在《思考東協》(Think ASEAN)裡即點破,區域化(regionalization)是一個比全球化更重要的新興趨勢,所產生的力道與利益,比全球化有過之而無不及。

從區域分工的角度來看,東協加上鄰近的中國和印度,已形成一個超完整的製造業供應鏈。全球製造商所需的人力、腦力、零組件或服務,統統可以在這裡「一次購足」。

例如,全球銷售量最高的豐田汽車,是在泰國製造引擎,馬來西亞和印尼生產外殼,菲律賓製造變速器,中國則供應部份零組件,以區域為基礎的一條龍生產模式,在三個小時圈內一併解決。

有了區域主義的掩護,亞洲境內生產的貨物得以巧妙轉移,對抗歐美的貿易壁壘。以台日韓中等出口國為例,都受到歐盟或美國程度不一的反傾銷或配額管制,限制較少的東協成為這些亞洲鄰邦的重要轉運站。

歐盟最近就發現,銷往歐洲的柬埔寨大蒜莫名其妙暴增,可是柬埔寨農民的大蒜產量卻沒有增加。經過明查暗訪,才確定這些大蒜是中國大蒜「借殼上市」,由台灣的貿易商轉運到柬埔寨,做簡單的分裝處理,取得「產地證明」,明正言順地以柬埔寨大蒜出口。

歐盟官員調查,在歐盟九十一種反傾銷產品中,有九○%存在轉運現象。中國的大蒜、韓國的成衣和台灣的鞋子,多半經過東協「第三國」過水,然後流向歐洲。

一位菲律賓電子業台商明白指出,在菲律賓生產的電子產品,有一部份仍是在台灣製造,最後再送到菲律賓加工處理,「拿身分證」,用比較低的關稅出口到歐美。

 

<h5>趨勢三:能源是王全球大國紛紛示好</h5>

 

歷史上,大國要崛起必須掌握到能源。在資源價格不斷飆高、能源是王的時代,東南亞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林木和礦產資源,更是強國重點鎖定「必欲奪之」的區域。


東協十國中,有八個國家生產石油或天然氣。人均所得最低的緬甸,由於擁有龐大天然氣儲量,儘管低度開發,日、韓、中、印各國,都又是投資、又是援助,竭盡所能向它示好。

「任何國家要成為強權,在東南亞的影響力就要大,」成功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宋鎮照指出。不想落人後,歐盟近年大舉下南洋投資,成為東協最大的外資來源。

日本在東南亞苦心經營,不但鼓勵企業南進投資,政府也成為東南亞最大的外援國,這些都是為了鞏固資源。

金邊西南兩百四十公里,面對著暹邏灣的西哈努克港,原本只是個幾萬人的小港口,現在卻異常忙碌。美國人、中國人、法國人、日本人,甚至是汶萊人,在這塊蘊藏豐富石油與天然氣的海域,都「圈好」了自己的油田。

跨國石油公司大舉壓境柬埔寨,前年離開成大醫院,遠赴金邊開設醫院的醫師邵橫感受尤其深刻。他注意到,僅是過去這一年,他總共看過「二十七國病人」。「發現石油之後,柬埔寨熱得活蹦亂跳,大家都來了,」金邊中央醫院副院長邵橫體會。

眼睜睜看著大家強攻東南亞,尤其是中國的強勁攻勢,向來舉足輕重的美國,雖然依舊是東協最大的單一投資國,但是對於勢力被瓜分,如鯁在喉。

「東南亞地區正在無聲無息的進行美、中權力轉移。既沒有刀光劍影,也沒有廝殺聲和口號。美國決策者有一天一覺醒來,發現東南亞已經變了模樣,會有多震驚,」曾經獲得普立茲新聞獎的《洛杉磯時報》香港辦事處主任馬歇爾(Tyler Marshall)非常擔心,一旦東南亞的霸主易位,美國輸了這一盤棋,幾乎就輸了全世界。

<h5>【東協為何有威力?】</h5>

 

「東協」(ASEAN)是「東南亞國家協會」(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的簡稱,一九六七年由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在泰國曼谷正式成立。最初目的是合作圍堵中國等亞洲共產黨國家。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後,經貿合作成為最主要功能。

目前會員國之間,大部份產品都已享有進出口零關稅的待遇與投資優惠。到了二○一五年東協共同體(ASEAN Community)形成後,關稅減免與投資優惠將會更全面。

非會員國因為無法享受到這些待遇,會出現貿易與投資被取代的現象,因此吸引了世界各國爭相與東協簽定自由貿易協定的熱潮。

 

<h5>東協加一:</h5>

 

東協分別與中、日、韓三國的個別對話機制。其中,東協—中國、東協—南韓自由貿易區將在

二○一○年起跑。東協—日本經濟合作架構協定,預定於二○一二年達成。

 

<h5>東協加三:</h5>

 

東協與中日韓三國的共同對話機制,計劃二○二○年以前,讓東亞成為自由貿易單一市場。

 

<h5>東亞高峰會:</h5> 稱為「東協加六」,二○○五年由東協加三領導人,再加上澳州、紐西蘭、印度組成,

是澳、紐、印拉近與東協關係的平台。

台灣本身若無法參與這個區域俱樂部,將無法享受到貿易零關稅與市場整合的好處,出口競爭力將受衝擊。台灣廠商為求生存,加速外移到有關稅、投資優惠的東協國家或東協伙伴國。影響是可能減少在台投資,台灣經濟成長的動力將被削弱。(辜樹仁)

(轉貼僅為地理教學參考,本文版權屬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