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中時電子報,有位師大地理系的老師,發表了以下這篇文章
剛好和資訊化社會及第四級產業有關
轉貼給諸君參考
中國時報 2007.05.29
國家角色已式微?
王文誠 (作者為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助理教授)
「新內閣到位,面對國光石化四千億與台塑大煉鋼廠一千七百三七億的投資案;以及,蘇花高與台電彰工火力廠約一千四百四十二億的計畫,卡在環評動彈不得的處境,陳水扁總統日前表示,如果對環保標準『陳義過高』而逼走企業,其結果不但環保問題未解決,也妨礙與衝擊國內產業與就業市場」。
同一天的另一則新聞是,「『北市買屋,十年不准吃喝』。根據最新的台北市家庭收支調查報告顯示,民國九十五年度台北市平均家庭可支配所得為一○七萬三一○○元,與三十坪住宅平均總價一○一一萬七八○○元交叉計算,北市房價所得比為九.四三倍,創下歷史新高。換句話說,即使年所得超百萬元的家庭,必須十年不吃不喝,才能在這五個地區買到三十坪的房屋」。
這兩則新聞顯示,嘗試著召喚著權力式微的國家,對其地理制度,回覆與恢復其「正當化」的角色。
環評該不該通過,得詳細分析其環境影響評估的實踐內容,作出判斷,非本文在此得以置喙。但,當下台灣如果只是工業化進程中,國家引導作為發展支配,以犧牲勞動成本(如引進外勞)、犧牲土地成本、犧牲環境作為地區經濟發展的措辭與作為,那麼這個進程中,我們無法跟具有「後進優勢」的中國、或印度比較,「犧牲」把本部成本外部化,全民分擔,終究台灣反噬於「不願面對的真相」:包括環境惡化與社會極化。
反之,如果發展的本身提供了這個地理壟斷性優勢:資訊技術與資訊處理的能力,那麼台灣在轉型為資訊社會的進程上,跨越時代的界線。國家在資訊社會裡必須甦醒過來,扮演跨界的角色。
台北市的住宅價格,已經試圖將剛立業年輕人及中產階級以下趕出台北市,「接近城市之權利」被剝奪。根據一個民間組織的統計,近來來,台北市不動產的成交數增加,但
踹千活動~緊來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