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02從士林火車站到士林捷運站

2007052517:05

地理實查作業題目: 士林捷運站之從士林火車站到士林捷運站

 

作者:

 

(2)王湘閔(12)陳映吟(14)詹宇菡(18)蔡尚琪(23)吳東霖(30)張鈞翔

 

指導老師:張淑瑜

 

頁數:33

 

地理實查作業提要內容:

 

從士林火車站到士林捷運站之間的土地變遷,與現在士林捷運站附近道路之發展,古今地理環境與交通建設和現代當地的都市計畫

 

 

序論(前言)

 

 

研究動機

 

 

聽家中對士林很熟的長輩說,士林捷運站之所在位置原為士林火車站之舊址(不是完全一樣的位置,但差不多),據說在原本的都市計畫中,拆掉火車站,蓋了捷運站後,再原本火車軌道旁會有一些建設,但如今卻仍然不見有何建設,故引起我們探究其原因

 

 

研究方法及工具

 

 

1.實地勘察;2.文獻研究;3.市場調查;4.電話訪問

 

 

研究架構

 

 

先研究士林區、士林火車站及士林捷運站之歷史背景,再經電訪士林區公所、士林地政事務所、台北市都市發展局有關於其都市計畫之執行,並觀察其中之疏失與發展困難,以探討其中都市發展問題

 

 

研究範圍

 

 

捷運士林站附近的中山北路五段(鐵路舊址所在地)中正路文林路一帶

 

 

研究限制

 

 

1.目前最大的瓶頸-士林捷運站一帶的都市計畫詳細內容的資料

 

新舊士林的資料在圖書館和網路上很多,但是我們需要的都市計畫詳細內容不易得手,讓我們的作業很難進入下一個流程,但是如果突破這個瓶頸,下面的流程就能夠很快

 

2.組員剛開始對此主題不太了解

 

因為士林舊火車站於民國77年就拆除了,所以剛開始對此毫無所知。這一點在大家很認真的查資料後就很迅速的解決了

 

3.研究方向可以很多元,主題不好抓

 

剛開始想主題時,本來想要研究士林夜市的變遷,但是後來發現那裡比較接近的是捷運劍潭站,後來決定了這個主題,對我們來說是需要比較多的時間去研究及探討的,而且資料又不容易查,之前因為查資料的原因曾經想再換主題,但是既然已經開始做,就做到完吧!

 

 

4.電訪時間短暫

 

電訪士林區公所、士林地政事務所、台北市都市發展局有一個相當大的困難-他們的上班時間與我們的上課時間是相同的,也就是我們必須利用在學校的時間去訪問他們,訪問的時間大大縮減,且詳細度也降低許多,但是大家還是犧牲了自己的午休時間去訪問,相當令人感動!

 

 

地理實查簡略流程

 

 

1.找資料-大家各自上網查或是上圖書館找有關士林的資料並且放在部落格上,資料有限時,考慮到當地區公所或是地政事務所找相關鄉土資料,必須徹底了解當時的都市計畫才能繼續進行

 

2.地理實查-小組一同到士林捷運站原本的火車舊跡和沿街道路上看一看,照一些照片,甚至訪問一些店家看他們知不知道有關更多舊士林的事,與對此都市計畫之看法,晚上順便到新、舊士林夜市(註:舊士林夜市是在小北街和文林路一帶)逛一逛

 

3.訪問諮詢-有了實際探勘,即可到台北市政府都市計畫局和當地區公所訪問(或是電訪)有關其原因

 

4.訪問分析-比較不同單位的人所說出的答案是否一致,如果一致,那麼是基於哪些因素需要這樣子計畫?又為何遲遲無法實施計畫?如果不一致,探究為何不一致的原因(此時就需要更多資料了),並找出可能的原因加以研究剖析

 

5.總結-總結岀我們的研究問題,與實查結果

 

 

 

 

 

 

 

 

 

 

 

 

 

 

 

 

 

第一章-歷史背景

 

第一節-士林區

 

 

道光年間八芝蘭的人都居住在芝蘭街(現今舊街一帶),當時芝蘭街為台灣北部地區物產的交易集中場所,每天都有農民們挑著農作物及由金山、淡水、基隆等各地商人都挑魚類等海產來芝蘭街販賣,是一處批發及小賣的市場。每天由各地集合來做買賣的人眾多,熱鬧非凡。

 

   由於士林街的繁榮,引起艋舺的泉州人嫉妒,乃於咸豐三年起陸續有「漳州

 

人與泉州人」的爭執發生。至咸豐九年,當時艋舺的泉州人連合社子和北投地區

 

泉州人夾攻芝蘭街的漳州人,其時有四百多名漳州人逃到芝山岩上避難,泉州人

 

攻入芝蘭街就殺人、搶劫、放火,並搶割附近農田裡已成熟的稻穗後,即圍攻芝

 

山岩,但芝山岩早在道光五年時,就已興築了東、西、南、北四個隘門,和堅固

 

的城壁兩邊的石岩峭壁,使得泉州人無法攻上山。

 

   當時漳州人的曹、何兩名老爺即指揮壯丁,將事先準備好的大石頭齊滾山下

 

,反攻泉州人,才化險為夷。 

 

   但漳州人回到芝蘭街時,市區已被焚燬殆盡,街民無屋可居,他們即倡議興

 

建新街,並推舉潘永清負責籌備興建事宜。

 

   咸豐十年經過潘永清的努力奔走,才找到現在的士林街地址,開始規劃興建

 

新街的建設,並獲得大地主曹七合派下之同意,允個人自由租借且獻廟地若干以做公用。並先定路線、水溝,然後劃定店舖,使之方正平均,整齊不紊,中央劃為廟址(慈諴宮),廟前設大廣庭,以作農魚交易之所,既建民房、商戶,櫛比鱗

 

次,並設隘門,以防盜賊,又在河邊插竹,以阻風洪。造碼頭、以利舟楫,設渡

 

船,以濟行人,士林街的特質是內圍房屋連接建築,以防地震,由大東、大西、

 

大北、大南四條道路環繞,外圍再建房屋,屋前興建水溝以利排水,一切設施備盡其完善而後已。在古代有此整然橫直之形式者是為台北地方所僅見,士林街之興建,潘永清是一大功臣。

 

昔日士林的交通均靠步行,當時道路並不寬,而士林是淡水港通往台北必經之衝要,因此士林的道路開闢較早,在乾隆四十五年,已有台北圓山仔經芝蘭街(士林)到淡水的道路,陸上交通自屬稱便。而目前士林街區東、南、西、北各方向的公車路線有數十條線公車行駛。

 

   公元一八九二年即有開闢士林到金山的道路,該道路寬六台尺,全長三十三公里的石子道路,至公元十四年再將原金山道路一部份改為士林至草山(陽明山上)道路,且擴建為四公尺寬道路,並於民國十二年鋪設柏油公路,民國二十六年時再延長至後草山,拓寬為八公尺寬、十公里長的柏油公路。日人並在草山開設「眾樂園溫泉公共浴場」(現今教師會館)且在該前庭公園種植很多櫻花,供遊客賞花。並行駛民營公車「巴」巴士到士林圓環,吸引了由各地前往的遊客,使得陽明山地區繁榮。民國三十四年光復後,改由台灣省公路局行駛陽明山上至台北站和陽明山至士林站二條公車路線,民國五十六年台北市改制,省公路局停駛,改為台北市公共汽車和民營公車行駛。

 

<shapetype id="_x0000_t75" stroked="f" filled="f" path="m@4@5l@4@11@9@11@9@5xe" o:preferrelative="t" o:spt="75" coordsize="21600,21600"><stroke joinstyle="miter"></stroke> <formulas> <f eqn="if lineDrawn pixelLineWidth 0"></f><f eqn="sum @0 1 0"></f><f eqn="sum 0 0 @1"></f><f eqn="prod @2 1 2"></f><f eqn="prod @3 21600 pixelWidth"></f><f eqn="prod @3 21600 pixelHeight"></f><f eqn="sum @0 0 1"></f><f eqn="prod @6 1 2"></f><f eqn="prod @7 21600 pixelWidth"></f><f eqn="sum @8 21600 0"></f><f eqn="prod @7 21600 pixelHeight"></f><f eqn="sum @10 21600 0"></f> </formulas> <path o:connecttype="rect" gradientshapeok="t" o:extrusionok="f"></path> <lock aspectratio="t" v:ext="edit"></lock></shapetype><shape id="_x0000_i1025" style="WIDTH: 219.75pt; HEIGHT: 303.75pt" type="#_x0000_t75"><imagedata o:title="士林區簡圖" src="file:///C:\DOCUME~1\shuyu\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1.jpg"></imagedata></shape>←士林區簡圖

 

第二節-北淡線鐵路與士林火車站

 

 

1.北淡線鐵路:

 

台鐵的舊淡水支線於西元 1901 年 8 月 25 日開業營運,是當時的日本政府為了運送修築興建台灣西部縱貫鐵路所需物資的鐵道路線,據說這條支線的軌道還是使用清代基隆台北間拆下的鐵軌舖成的,是當時台灣第一條支線鐵路。也是台灣鐵道史上第一條由傳統鐵路轉型成捷運路線的軌道,在民國 77 年 7 月 15 日終於落幕。取而代之的是跑著新穎電聯車的高運量捷運系統(.86年3月28日)。

 

 

談到舊淡水線的起點,相信許多人都會不約而同的說「台北後站」,而早期的台北站第六月臺幾乎是淡水支線列車的專用月臺,不過事實上淡水支線的歷史起點應該是位於萬華區的大稻程站。清代的大稻程火車票房是台灣第一座火車站,若要推敲它真正的位置,大概就在今天的長安西路與西寧北路一帶。

 

<附帶依提:台北車站簡短歷史~>

 

第一代台北車站位於大稻埕市街南側(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附近,當時稱為「台北火車票房」),於1891年隨著分別往新竹與基隆的鐵路相繼通車而啟用,為一磚造洋樓建築。日本統治台灣後,初期於原地改建臨時性質的第二代車站,後來為配合鐵路改線、市區改正計畫與考量日本人需求,將車站位置向東移至台北府城北側城牆(後來城牆被拆除,改築為「北三線路」,今忠孝西路一段)附近,帶有文藝復興風格的第三代車站於1901年8月25日隨同淡水線鐵路通車及新竹至基隆鐵路改線完工而啟用(當時稱為「台北停車場」;原來的第二代車站則於1902年6月1日改設大稻埕車站,1916年8月17日改為貨運站,客運由同日啟用的北門車站接辦)。隨後並於1908年,在第三代車站斜對面興建當時以設備高級著稱的台北鐵道飯店(1945年毀於美軍空襲,現址為新光摩天大樓)。

 

 

台北北城門 ( 承恩門 ) 是鐵路地下化以前,火車進入台北車站的明顯地標,西元 1915 年淡水線在這附近設了個北門乘降場,性質與現在的招呼站或簡易站差不多,以方便附近居民搭乘列車。地下化之後,地面的鐵道消失了,列車也不再經過古老的北門。

 

日領時期,當時的政府為了將經濟與城市機能轉移,將台北車站移到鐵路地下化前的站址,淡水支線起點也隨之轉移,也就是後來的台北站。

 

原本台北車站也兼辦貨運,但在樺山貨物站(戰後改名為華山貨運站,目前已廢止)於1937年12月1日落成後,貨運又隨之停辦(大稻埕車站亦廢止)。1923年3月6日,另外興建於車站內軌道區北側,規模較小的台北後車站啟用,取代同日停用的北門車站,成為淡水線鐵路的新端點站,並便利當時大多聚居於大稻埕的台灣人進出車站。